北斗超清“视力”
想象将来,利用北斗系统导航能精确识别出汽车行驶在第几车道,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务;室内物品也拥有精准时空定位信息,物与物、物与人可以连接起来。
这些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体现出测绘领域正在由传统“绘地图”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一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大概是5至10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定位精度提高到厘米级、毫米级。
从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开始,到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建设完成,再到今天,20多年间,姜卫平带领团队一直从事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研究,专攻北斗增强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成超万座北斗基准站,随着基准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观测数据的处理难度也在增加。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攻关,他们建立了利用距离代替相位观测值的模型,革新了卫星定位基准站网的精密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如今,北斗的超清“视力”已经瞄准在了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救灾减灾等领域。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变化,系统可以帮助精确到毫米级,对大桥安全相关风险起到预防作用。研究成果还应用在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中线等重大工程中。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其提供的精准时空信息将进一步赋能万物互联,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并使人们的生活更精彩、更便捷。
下一篇:GPS的增强系统上一篇:应用于汽车行业的高精度组合导航模块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高精度的GPS-RTK定位技术
- 无人机解决方案
- 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成果正式发布
- “无人化”的世界好神奇
- 中国石油数字高精度网搭建
- 无线通讯模块解决方案
- 工业级小规格北斗模块
- 无线通讯模块有什么功能特点
- 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
- GPS模块选型与应用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