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的高精度定位
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RTK技术是什么? 它运用一些相似性的原理来消除误差,也就是说,它的载波信号,通过一个已知坐标进行观测,把RTCM数字和相邻的进行解算,所以它有一人“地面基站”的概念。
我们同样先来了解下GPS的工作原理,以及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误差,即谁让GPS跑偏了?
1.大气层影响: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对电磁波的折射效应,使得GPS 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让GPS 信号产生延迟。
2.卫星星历误差:由于卫星运行中受到复杂的外力作用,而地面控制站和接收终端无法测定和掌握其规律,从而无法消除产生的误差。这里面,其实它的星历的固定轨迹也有一定的公差
3.卫星钟差:指GPS卫星时钟与GPS标准时间的养别。卫星上使用钩原子钟,所以两者的时间也许不同步,就像你的手表跟你家客厅挂钟的时间不同步一样
4.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可能大家听得比较多了,GPS信号也有可能是在不同障碍物间反射后才被接收到,由此产生误差.这些因素叠加之后,它会变得很复杂,使得GPS在民用级别都是5-10米的误差,在城市复杂环境,可能是几十米的误差,甚至更多。那怎么把误差消除呢? 这就是RTK技术
那什么是“差分”?差分就是把GPS的误差想方设法分离出去。在已知位置的参考点上装上基准站一一参考点通常使用国家的基准点,它是一个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位置点一一通过RTCM数据就能知道它的定位。这个基准站会说明两件事:告诉我所在的精准位置在哪里,我接到数据时的精准时间。然后把这个数据发送给想要获取高精度定位信息的移动站,后者就可以通过它获取的这个信息,修正或消除:大气层钟的传播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和卫星钟差,把精准度做到厘米级
RTK技术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可以帮助到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美化。我们觉得未来的城市一定是精准化、数据化为核心,这样,整个城市的智能化、智慧化就很快到来了。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福州、郑州、南京、武汉8大城市相继对共享单车发出命令,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暂停投放新车,目前这些城市的共享单车挤占道路造成交通拥堵,各大城市的交委工作量连连翻倍,简直快哭瞎,乱停乱放问题泊在眉睫。RTK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问题,电子围栏得以实行,让城市恢复一个干净,文明的面貌!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利用RTK技术,为我们的城市面貌、安全做一些贡献。
UM960 和芯星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BDS/GPS/GLONASS/Galileo/QZSS/SBAS 全系统多频高精度 RTK 定位模块,基于和芯星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 GNSS SoC 芯片—NebulasⅣ设计。可同时跟踪 BDS B1I/B2I/B3I、GPS L1/L2/L5、GLONASS G1/G2、Galileo E1/E5b/E5a、QZSS L1/L2/L5 、SBAS等信号频点。面向形变监测、高精度 GIS、无人机、割草机、精准农业、测量测绘及智能驾驶等高精度导航定位领域。